WFU

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延長快扣的基本觀念

Extension Basics

以下為上列英文文章的翻譯,由於本人非英文專業人員,文章不順或詞不達意皆屬正常.若有任何版權問題請告知,謝謝!




​​所謂『延長快扣』是指:『用較長的繩環(sling)來連接兩個鈎環,以延長該組快扣的總長度,再把此快扣掛到保護點(運攀的錨栓[bolts]或是傳攀的岩楔[pro])中』。這項技巧是學習如何先鋒攀登中很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在爬長路線,凹凸地形多或是行進方向曲折的路線時。那為什麼要延長快扣呢?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1) 減低抽繩時摩擦力
抽繩時的摩擦力,是由於兩個支點之間主繩走向產生的角度,或是主繩過岩角地形而造成的;也有可能單純就是因為路線非常長所造成(即使主繩幾乎成一直線)。最糟的情況有可能造成抽繩十分困難,甚至無法繼續攀登

2) 降低抽繩時造成支點脫出(特別是被動式岩楔,如 Nuts)或是主動式岩楔(cams)位移(walk)的可能
大多數的狀況下,直接把主繩掛入支點而沒有做快扣延長,很可能導致之後在攀爬抽繩時,之前放置的支點被拉離原本放置的位置,而使得該支點失效,甚至直接使該支點脫出

三種延長快扣的方式

a) 根據當下需要的長度,使用單肩( single-length)或是雙肩( double-length)繩環來做延長

b) 將兩組快扣接在一起。如果不拆鈎環直接連接的話,切記把第二組快扣的 bolts 端鈎環掛入第一組的狗骨頭(dogbone,一般指運攀用,繩端鈎環固定住的 sling)或是繩環中;不要直接用鈎環連接繩端鈎環

c) 如果真的需要很長的延長距離,用栓牛結(girth-hitched)連接兩條繩環
(編:若是繩徑較小的繩環,不建議用栓牛結連接兩條繩環[國外曾經有案例是使用 8mm dyneema sling 用 girth hitch 連接,在只有體重受力的情況下斷裂],建議兩條繩環之間可用鈎環做連接)

何時需要做延長?

- 天花板
在翻出天花板前的支點做延長可以減少主繩摩擦。而在各種尖銳的岩角地形也類似,做延長可以避免抽繩時的主繩摩擦。以下是一個模擬的案例:在 Colorado 的 Eldorado Canyon,有條 5.9 的路線叫 Yellow Spur,在第二段繩距有一個尖銳岩角,在過這岩角後直接放了一個支點;之後先鋒繼續往上爬一段後墜落,產生了一個擺盪墜落,結果造成主繩壓在岩角沿路摩擦且斷裂。這裡用一條長繩環來做延長,使繩環長度超過岩角,就可以避免抽繩或墜落時主繩摩擦岩角而導致主繩斷裂

- 横渡
在横渡區段的第一個還有最後一個支點需要做延長,特別是如果該路線在進入横渡區還有離開横渡區時非常曲折;延長可以減低進入横渡區還有離開横渡區時主繩走向的角度以降低抽繩時的摩擦力。爬比較曲折的路線(相較於直上裂隙路線而言)也很類似,也需要做延長。這可以讓主繩走向趨向一直線,避免主繩走向變成 Z 字形而造成嚴重的抽繩摩擦力

- 水平內凹地形
水平內凹地形要注意快扣的鈎環是不是在墜落時會跟岩角產生撞擊,要確保鈎環不會直接撞擊岩角,否則很有可能造成鈎環斷裂。想像放一個支點在內凹約 30 公分的水平內凹地形;延長快扣以避免快扣鈎環剛好落在水平地形的邊緣位置

- 下降
架完路線要給其它朋友爬時,當先鋒架完在下降回地面時,記得把任何可能造成主繩跟岩壁接觸(摩擦)的快扣都解開,儘量避免主繩跟尖銳的岩石邊緣接觸

- 快扣過高(或不容易掛)
當要 RP 一條路線時,可以試著在過高或不容易掛的快扣位置做延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