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4月3日 星期日

確保技術

BELAYING

以下為上列英文文章的翻譯,由於本人非英文專業人員,文章不順或詞不達意皆屬正常.若有任何版權問題請告知,謝謝!



以下文章為 2016 年,在『北美攀登意外』(Accidents in North American Climbing)中發表過的重製版,作者為 Ron Funderburke

確保技術,從攀登者開始使用繩索後就一直是攀登系統的一環。幾乎所有的繩索攀登系統都會使用某種型式的確保技術---可以說是所有不同攀登形態都共有的核心技術。因此有些有趣的問題值得我們來觀察: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對於所謂『最佳』確保技術,並沒有太多共識;對於應該如何確保也是眾說紛紜;而在面對這個許多人可能不完全理解的確保技術,又有哪些原則可以遵循

這些原則應該適用在用繩索技術確保任何珍貴的對象上---無論是用來把貨品裝上貨船或是在岩壁上確保攀岩者---以下為三個確保技術的基本原則:

原則一:制動手必須永遠握在制動端的繩索上
原則二:只有制動端繩索在制動位置時,才能在繩索上滑動制動手
原則三:制動手與身體制動的位置,應保持在人體能自然施力的姿勢

以上是我們應該用來評估一個確保方式是否合適的三個原則;過去只用『好』或『壞』來討論確保方式,通常都會有一些假設性的前題,是時候改變這種對於確保技術的討論或思考模式了,因為這會誤導/簡化,甚至造成更多爭議

同時我們概略地查詢任何意外事故報告可以發現,對於確保技術的一知半解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由近幾年的事故報告可以看出,約有百分之 5 到 10 的意外事故跟不適當的確保技術有關

本文提供讀者一些在各種確保情境下可以統一使用的溝通方式與確保原則。另外對於確保初學者,還有想學習在不同情境下如何確保的朋友,以及那些不確定自己目前的確保技術是否合適的人,本文也提供一些基於穏固基礎原則的確保技術給大家參考

確保技術原則的起源


最早使用的確保技術相當原始:確保者用手緊緊抓住繩索,無論發生什麼狀況都不能放手。這確保者必須非常強壯,而且繩索必須抓得非常緊。如果沒有遵循這個基本原則(按:原則一),即使最強壯的確保者搭配上體重最輕的攀登者,一旦意外發生也無法挽回

之後引進了『摩擦力』。在確保系統中加入『摩擦力』使得較輕的確保者有能力可以確保較重的攀登者。將繩索環繞在天然物上或是確保者身上,提供的摩擦力可以承受較大的重量

摩擦力的引入也帶來了在確保實務操作上的兩項技術演進。其一:系統中的摩擦力可以視情況增減,產生了一個『確保循環』(belay cycle)。增加摩擦力使得確保者能制動住較大的重量,而減少摩擦力則讓確保者能在系統中以移動繩索的方式控繩(收繩/給繩)

其二:摩擦力讓確保者得以休息片刻(不用隨時神經緊繃緊抓繩索)。比較早期的確保方式,因為沒有摩擦力的參與,當確保者要用換手控繩時,整個控繩過程中雙手都必須在繩上維持固定抓力;相較與有摩擦力的參與,確保者可以在確保循環中的某個時間點稍微放鬆,避免確保過程中全程都要繃緊神經;而人類,原本就不可能長時間維持在全神貫注的狀態

摩擦力為確保技術帶來了第二項基本原則:由於在每一次的確保循環之中,在某個位置會產生最大的摩擦力,所以原則上,『在操作過程中,停留在這個位置的時間愈長愈好』是合理的務實作法。因此,無論在什麼時候,如果制動手要在繩上滑動控繩,繩索都必須處於制動位置的狀態。如果攀登者這麼剛好就在滑動控繩的時候墜落,當繩索已經在制動位置時,確保者就能更快更容易的制動住

而自摩擦力的引進以後,每一次重大的確保技術變革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科技演進。首先出現的是鉤環;鉤環不止能增加摩擦力,也帶入了相關繩結的應用;把繩索與鉤環結合,成為確保技術強而有力的工具之一。當時最有效率的繩結之一就是義大利半扣(Munter hitch)

義大利半扣確保跟攀者(圖片來源
義大利半扣在控繩時,其制動位置跟收繩時的位置相同,所以使用義大利半扣時的確保循環(belay cycle)相對易教易學。它很快成為各類型攀登的主要確保技術(在一些目前已知技術尚未問世前---例如:岩釘/岩楔/動態確保/尼龍主繩等---確保主要是先鋒的責任。跟攀者也許會確保先鋒,但並不會預期有先鋒墜落《先鋒不能墜落》,大多也不會期待確保者能夠制動住先鋒)。以義大利半扣從上方確保跟攀者的這個確保形式,自然而然地帶出了確保技術的第三項原則:制動手與身體制動的位置,應保持在人體能自然施力的姿勢。這讓確保者的力量能正常發揮,不會因為奇怪的姿勢而無法施力,而整個確保循環的過程是舒適無壓力的,無論是在收繩,制動先鋒墜落,承重或是下放





當代確保技術


一世紀前,這些確保技術的基本原則並沒有太多爭議。它們應用在人身確保(以繩索繞臀/腰/肩《hip belays/butt belays/shoulder belays》,還有以冰斧輔助的形式《boo-axe belays》等),天然物確保(利用岩角,巨石或其它天然地形),以及鉤環確保(義大利半扣)。然而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攀岩者開始使用一些能夠承受先鋒墜落衝擊力的裝備,例如尼龍繩。此外,許多攀岩俱樂部,學校以及一些攀岩愛好者開始實驗性地架設上方確保(Top roping)的攀登形式,如此一來就可以在地面確保攀登者;自此後,以上方確保的形式來攀登也愈來愈常見。而推向個人極限攀登能力的形式也更普偏了---這代表確保者要面對更多的先鋒墜落

而世界各地的攀岩者也開始試用一些新的確保裝備---這些裝備在最佳制動位置時,會使攀登端主繩與制動端主繩成 180 度角---而這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確保裝備就是確保盤(Sticht plate),而它的制動設計原理也一直沿用到今天我們常見的管狀式確保器;取代了過去制動時攀登端主繩(climber's strand)與制動端主繩是處於約莫平行(0 度角,如人身確保或義大利半扣確保)的狀態,使用管狀確保器時,攀登端主繩與制動端主繩是處於相反的方向(180 度角)

在這些新的確保裝備問世後的許多年間,許多教練以及教科書,都還是用早期應用在義大利半扣以及人身確保的確保技術(制動手控繩位置以及確保時身體位置等),來教授如何使用這些新式的手動制動確保器(manual belay devices《MBDs》)。最常見的操作就是制動手的掌心向上(向外)

而對在當時而言較新式的確保器(MBDs)而言,制動力最強,制動時比較舒服的姿勢是制動手的掌心向下(向內);一些較新的教科書以及跟上時代的教練開始採用新式的制動技巧,並試著把這些新技巧跟前文提及的確保技術三大基本原則做連結。然而在當時這個做法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造成對於確保技術教學的分歧,各種不同的教法都有---這也給許多初學者以及攀岩者留下了一個印象,那就是『確保技術並沒有任何的基本原則』

攀岩者們對於確保技術都有著各自的信念。現今的攀岩者可能爭論著不同的確保技術哪一種比較優秀,就好像爭論著各種不同型態的攀登(運攀/傳攀/高山攀登/遠征等)哪種比較優秀一樣。本文的目的是希望攀岩者能聚焦在以下兩點不爭的事實:

1) 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下,都需要確保技術
2) 在任何情境下的確保技術,如果都基於這三個確保技術基本原則,是最有效率的;而這三個基本原則,早在這些對於確保技術的爭論產生前就已經千錘百鍊

確保情境


雖然一般而言我們都是在相對簡單的情境下學習如何確保(上方確保),然而實務上需要確保技術的情境,比我們在入門課程裡學習到的更加多元。而無論是先鋒或是跟攀,不同情境下所需要的最佳確保技術也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在人工岩館確保,或是天然岩場的多繩距攀登,亦或是高山攀登等不同形態所適用的確保技術也會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分為三大類情境,會使用不同的技術與裝備:a) 摩擦力式確保 (friction belays),b) 均重式確保(counterweight belays),c) 直接式確保(direct belays)

a) 摩擦力式確保(Friction Belays)


摩擦力式確保時,確保者與攀登者之間直接以主繩連接,中間沒有任何器械或裝備,而且可能也沒有架設任何的確保站。所能產生的制動力,跟主繩能產生多少摩擦力/確保者的握力/以及用來產生摩擦力的物體彈性有關

這種形式的確保較常見於技術登山(當然技術登山中,也有某些情境會應用其它有效且保守的確保形式);技術登山時,常常會遇上長距離的地勢(按:緩坡地形?),沒有必要在這樣的區域架設一個強健的確保站,而且架設與撤收確保站所要花費的時間可能會嚴重影響攀登時程,而讓團隊置身於更高的風險之中

一般常見的情境是確保者利用天然物或自己的身體來製造摩擦力。使用這種方式時,確保者必須利用一些技巧來達到跟有架設確保站一樣的安全性,例如:利用雙腳抵住天然地形增加抗力或是在稜線頂端確保,或其它方法。任何用來增加摩擦力或是用來抵住的天然物都必須小心檢查過,確保這些天然物都足夠堅固,沒有造成落石的風險

b) 均重式確保(counterweight belays)


均重式確保,無論是在單繩距攀登或是在多繩距做先鋒確保,都是最普遍在使用的確保技巧。主繩連結確保者與攀登者,在確保者與攀登者之間會通過上方確保站(註1)或是先鋒攀登時先鋒放置的最後一個快扣或保護點,造成主繩的轉向(註2),利用確保者本身的體重,以及一些有效率的確保裝備與技巧,來制動住攀登者的墜落力量或是控制下放攀登者的速度快慢

雖然攀登形式有非常多樣態,但在美國,較為主流的攀登形式多為低於 30 公尺高的單繩距攀登。繩伴之間的體形都較為相近,而確保者多是在地面確保。這種形式的攀登型態很適合社群交流,在教學上也很方便。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工岩場/攀岩課程還有多數的戶外休閒攀登都喜歡使用這種方式來架設

然而,並不會因為這種單繩距均重式確保較為輕鬆舒適,就因此對於確保者在確保上的重責大任有任何的妥協。幸好,目前已經有幾種符合人體工學,並且建立在確保三個基本原則之上的確保技術,可以使用在上方確保的情境(按:先鋒確保也行)。底下會分別列出這三種確保技術的操作方式以及各自的優缺點,以提供攀岩者/教練以及各式攀岩活動選擇其最適合的方式

b.1) PBUS(拉停抓滑)


目前廣為人知的上方確保技巧:『PBUS』,是許多教練與導師的首選,因為 PBUS 非常直覺地強調了確保三原則。制動手轉換時(按:位移/滑動...等操作),制動端主繩是處於制動位置,即使確保者在操作滑動轉換時先鋒剛好墜落,也很難想像確保者會失去控制(註3)。再者,PBUS 在操作時,手腕與手在抓握主繩時手心會朝內,也符合人體工學

在上方確保的情境中,PBUS 是相當有效率的確保方式,因為攀登者一般來說攀爬速度較慢且常常會吊在主繩上休息或是思考動作。但隨著攀登經驗的積累,PBUS 的確保循環通常會因為攀登者熟練且快速的攀爬而導致確保者無法跟上,進而產生鉤環横向受力的問題。另一方面,PBUS 的給繩速度(註4)也很難跟上一個經驗老道的攀登者

PBUS(圖片來源

b.2) Hand over Hand(交換手)


如果確保者在確保循環中能利用換手的技巧,那就能比 PBUS 更快速地完成整個確保循環(即更快速的收/給繩)。只要操作交換手時,制動手永遠維持在制動位置,那這個技巧依然有遵守確保三原則,而『交換手』也是較有經驗的確保者與速度較快的上方確保攀登者較為偏好的確保技巧

許多教練或導師不喜歡交換手的技巧,因為這個技巧允許確保者在確保循環的全程中,保持『某一隻』手在制動端,而不是『同一隻』手。也因此,交換手不常被用來在入門或初學課程中教授,而被認為是需要有一定經驗之後再來學習的技巧

交換手(圖片來源

b.3) Shuffle(制動手滑動)


制動手滑動技巧最適合搭配輔助式制動確保器(assisted-braking device《ABD》)來使用,但如果確保者確保經驗老道,搭配手動式制動確保器(manual devices)來使用也沒有問題(參考更多關於輔助式制動確保器的資訊)。要能掌握這項技巧,需要確保者對於控繩鬆緊有爐火純青的能力,隨時要有制動主繩的準備。虛握的制動手能夠在不放開制動端主繩的狀態下,延著制動端主繩上下移動。而當需要時,可以隨時從虛握快速轉為實握,以制動攀登者的墜落

許多確保者對於制動手滑動技巧感到不安,也許是因為在入門學習到的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一個專注的確保者,制動手隨時都必須緊緊實握』。然而對於一個熟練的確保者而言,制動手滑動技巧不僅是個有堅實基礎的確保技術,它也是一個可靠且流暢的確保技術---特別是搭配 ABD 一起使用的時候

制動手滑動(圖片來源

先鋒確保


先鋒確保使用的技巧,跟使用均重式確保(counterweight belays)做上方確保是一樣的技巧,但先鋒墜落所產生的衝擊力會大大增加,這是先鋒確保者要學會處理的課題。這股衝擊力可能會是意想不到的強烈。除此之外,要能有效的做好先鋒確保,不是只要做好給繩跟制動住無預警墜落這麼簡單;先鋒確保,是在控繩的鬆緊度要做到快速流暢,整個過程需要熟練而且全程專注的一種機動性技術,而一個完全沒有先鋒攀登經驗的人,很難達到這種境界。先鋒確保需要能熟練以下的技巧:

-攀登前準備
-正確使用確保器
-精準控繩
-制動先鋒墜落

可惜的是,先鋒確保者在實際上場先鋒確保之前,可能只有習得了一部份技巧(按:而習得的技巧中,也可能不甚熟練)。很容易想像一個不成熟的技術會帶來什麼後果,輕則令人沮喪(按:先鋒沮喪?),重則發生意外,甚至傷亡

-攀登前準備


先鋒確保者需要判斷攀登者掛入第一個快扣後,其可能的墜落走向。確定可能的墜落方向後,大概站在第一個快扣正下方,然後離可能墜落方向一步的距離(大概 10 度左右)。這個距離通常可以避免如果先鋒真的墜落時,直擊確保者的頭部,同時也能讓確保者保持在一個有效確保的位置

當確保者決定好(她/他們想)站在哪裡後,主繩就要整齊地堆置在制動手的那一側,緊鄰在確保者旁邊。制動端的繩尾打上繩尾結(或是將繩尾以繩結《例如:回穿八字結,figure 8 follow through》跟確保者的安全吊帶連接)(註5)以做好封閉系統

-正確使用確保器


先鋒確保者必需熟練許多機動性技巧,讓先鋒確保更有效率,尤其是如果確保器是 ABD 類型的話,需要更多的練習

確保循環的過程中,大部份時間確保者的手都會是處於握住主繩的狀態,就跟其它形態的確保是一樣的。而當攀登者開始移動時,確保者需要做出給繩的操作:制動手(brake hand)延著制動端主繩往下滑,同時配合感覺手(feeling hand)上拉給出約一個臂展長的繩長,給完繩後制動手再回到制動位置;無論確保器是 MBD (manual belay device,像是 ATC 或其它管狀確保器)或是 ABD,給繩的機制幾乎是相同的

但當先鋒攀登較為快速時,或是抽繩高掛時,確保者必須要能在快速給繩的同時,制動手也不能離開制動端主繩。快速給繩的技巧,如果是使用 MBD 的話比較容易學習,可以運用 Shuffle 的技巧。但如果使用的是 ABD,像是 Grigri,就必須學習與練習特定的快速給繩技術,請參考確保器製造商的說明書以及操作注意事項(多數都會有線上產品使用教學影片來解釋合適的操作技巧)。無論使用的是哪種確保器,都應該僅記確保三原則。最重要的一點,在操作給繩的時候,無論快慢,制動手都必須在制動端主繩上

-精準控繩


先鋒確保也需要在給繩/收繩之間做到微妙的操作,稱為『精準控繩』。當先鋒做了一個高掛繩的動作後,此時主繩實際上是高於攀登者的頭部,而此時攀登型態實際上轉變成了『短距離的上方確保』。在這段期間,確保者需要流暢地在給繩/收繩/再給繩之間切換。最極端的狀況是,當攀登者高掛完後,下攀到下方平台休息,然後再上攀到最高點

如何確保較重的攀登者(圖片來源

-制動先鋒墜落


制動先鋒墜落最重要的重點在於,避免先鋒墜落時撞擊地面或是平台---或是猛烈的撞擊岩壁。大角度的攀登,先鋒墜落時比較不會去撞到東西,所以較長距離的墜落因為風險較低,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是垂直岩面或是低角度(內傾)攀登,相同長度的墜落距離很容易在先鋒墜落過程中造成撞擊

確保者必須儘可能地隨時準備好降低先鋒墜落時可能造成的危險,其中關鍵的技巧就是適當的控繩(收/給繩的鬆緊)與走位(移動確保位置)。當先鋒攀登大角度岩壁時,確保者不用太擔心因為均重式確保產生的動能而被拉離地面。這是令人夢寐以求的『軟制動』(soft catch,亦稱為動態確保),許多先鋒攀登者將其視為核心技術之一

但當墜落可能帶來嚴重後果時---也就是有可能撞擊平台或是直接落地---一個老練的確保者可能需要對抗這個墜落衝擊力,有時,甚至需要立刻收繩並且重心後倒以增加均重制動的效果

什麼狀況下的墜落是安全的?什麼狀況下是危險的?要能區別出差異需要花點時間與苦心去學習,因為每一次的攀登情境都有那麼一點不同。練習先鋒確保,最重要的練習方式之一就是先鋒攀登。一個老練的先鋒攀登者更能去理解其它先鋒攀登者所面對的問題,也就比較能知道成為一個完美的先鋒確保者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c) 直接式確保(direct belays)


直接式確保是把確保系統直接放在確保站上。因此,確保站必須非常強固。也就是說,確保站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必須具有備援結構(redundant construction);必須依情境將受力分散(distributes)到所有元件(按:保護點);必須在某個保護點失效時限制可能的瞬間衝擊力(shock-loading);必須足夠強健。這個確保站必須能夠輕鬆應付所有可能產生的衝擊力,還要保留足夠的容錯範圍。確保站的品質沒有妥協的空間。關於確保站的資訊,可以參考這裡這裡

爬完一段岩攀或冰攀繩距後,要從完攀點確保跟攀者上來,有許多不同的確保形式;如果跟攀者有可能墜落而且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的話(這可能包含了所有五級攀岩地形,以及幾乎所有級數與種類的冰攀),最謹慎的確保方式就是直接式確保。直接確保不像均重式確保,在某些情境下會讓確保者陷入困境;某些情境下,也讓確保者可以在控繩的同時還有能力做其它工作。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確保者跟確保系統雖然都是連接到確保站上,但彼此是獨立分開的系統;如果有需要的話,確保者也可以快速架設協助攀登系統,幫助跟攀者通過困難區域;比起均重確保,直接確保帶給確保站的負重也比較小(理論上這個差異無關緊要,因為確保站應該要是『防彈』等級的)。最後還有一個特別的好處,就是可以同時確保一個以上的跟攀者

無論使用義大利半扣,MBD 或是 ABD 來操作直接確保,確保基本原則都一樣---制動手永遠握在制動端主繩上;制動手轉換(按:位移/滑動...等)時,一定是處於制動位置;身體位置要處於舒適且能維持長時間操作確保循環的狀態。如果跟攀者 take 或墜落,直接確保應該會把跟攀者所製造的力都移轉到確保站上,所以可以想像確保者的制動手可以處在幾個不同的位置,而且只需要用平常自然的力道就可以輕鬆完成確保循環。要在直接確保的情境中下放跟攀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下放通常需要確保者解除或是減低確保器自動鎖定(autoblocking)或是制動能力。因此,如果確保者要在直接確保時操作下放,應先利用確保站將主繩轉向,並且使用摩擦結或為確保做備份系統以防萬一

結語

事實上,確保技術中有太多的變因,硬是要說某一種確保技術才是『正確』的,可能只會適得其反。什麼才是合適的確保法?需要考慮很多面向,如:當下攀登繩距的形態,風格還有難度;攀登者與確保者的經驗與體重差異;有哪些可用的裝備等等。再次重申,所謂『正確』的確保技術,是在當下的攀登情境中最為適用,且遵循確保三原則的確保技術:制動手永遠握在制動端主繩上;制動手滑動時,一定是處於制動位置;制動手與身體制動的位置,應保持在人體能自然施力的姿勢








想知道更多嗎?可以參考『了解繩索』系列中的確保技術影片。如果妳/你有在從事攀岩確保教學,或只是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 AAC 的課程『Gold Standard curriculum』


想了解更多不同主題的相關知識,例如『攀岩溝通』,請參考完整的『了解繩索』系列影片



《註解》
註1:上方確保情境時,Top roping
註2:上方確保的情境下都會有明顯轉向;而先鋒攀登時在休息時《take》,墜落後《fall》或完攀下降時,會看出明顯轉向
註3:因制動手滑動時是處於制動位置,而且導向手(feeling hand)會在 Under 時移到制動手下方來抓握主繩以做為備份(backup),若墜落發生在制動手滑動時,除了制動手本能會握緊主繩而制動外,感覺手此時也是處於握繩狀態,確保者不太可能會失去控制
註4:在上方確保時下攀,或是先鋒攀登
註5:一般繩尾結為雙單結(double overhand kno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