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攀登確保站架設: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操作,迷思,以及評估工具

Climbing Anchors: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Myths, and Assessment Tools

以下為上列英文文章的翻譯,由於本人非英文專業人員,文章不順或詞不達意皆屬正常.若有任何版權問題請告知,謝謝!


攀登確保站架設: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操作,迷思,以及評估工具

歡迎來到 SIET(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xpedition Training,國際遠征訓練學校) 的部落格!

攀登確保站架設: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操作,迷思,以及評估工具

這篇文章主要是做為之前影片(以三個支點架設確保站)的補充說明,影片裡我們操作了三種方式來架設三支點確保站:我們把這三種架設方式命名為 『W』,『V-Clove』以及『Quad』;這只是許多以三支點架設確保站方式中的幾種方法,而該影片以及本文也的確不夠全面;雖然如此,我們還是想要進一步探討一些架設確保站的重要考量以及通則。

第一,任何確保站的基石是『放置良好的保護點』。強固,高穏定性的保護點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放的保護點很差,之後的系統架設再好都無以為繼。多花點時間自己練習放置保護點(先在地面上練習,或是以模擬先鋒攀登方式練習),或是尋求專業指導,以精進放置以及評估保護點的能力。

第二,在大多數實際攀登的狀況中,『真正均力』幾乎是不可能的。所謂的『靜態均力』(pre-equalized)確保站(例如:『W』以及『V-Clove』),幾乎從沒有均力過(研究論文:M. Beverly);而且,跟大多數人相信的剛好相反,即使是『動態均力』(self-equalizing)確保站,一樣不可能真正均力(例:『Sliding-X』以及『Quad』)。

由 Thomas Evans 進行彙整的研究中顯示,動態均力確保站(LD anchors,LD=load distributing,也稱為self-equalizing anchors)不會平均把受力透過繩臂(legs)分配到各個保護點上。這大多是因為系統中的摩擦力所致,特別像是 Sliding-X;而每個繩臂的受力大小則又跟繩臂長度有關。

在靜態受力下,根據 Evans 的研究資料顯示:『動態均力確保站與靜態均力確保站其各繩臂的受力大小在多數狀況下都差不多』,然而,『靜態均力確保站(例:『W』)在動態受力時,會產生較高的最大衝擊力。

以這點來看,如果你預期確保站有可能需要承受動態衝擊力,那麼使用『Quad』來架設會比使用『W』更有效分散系統衝擊力。但無論是使用哪種架設方式,我們都不能去期待衝擊力能『平均分配』(均力)到各個繩臂(leg)上。

Ron Funderburke 也在『Anchors』這篇為美國登山俱樂部(American Alpine Club)寫的文章中再次提到(AAC, 2017):

『確保站永遠不會真的均力。也就是說,不可能真的把所有繩隊的受力平均分配到確保站的各個部件(components)...經過不斷的實驗,即使再小心翼翼且精心設計的方式,企圖逹成『均力』各個部件,大多數的實驗結果總是產生某部份確保站元件承受大部份力量的結果,尤其是在以下兩種情況時:

- 不固定的受力方向
- 系統中有收緊的繩結

簡單來說,像『Quad』以及『Sliding-X』這類的確保站架設方式常被稱為『動態均力』,事實上這說法並不十分精確。如上所述,一般而言這些架設方式並無法『均力』;雖然根據 Evans 的研究結果,在承受動態衝擊時,『動態均力』的架設方式會比『靜態均力』(『W』,『V-Clove』)的架設方式更有效去分散衝擊力。另一點值得一提的是,『Quad』似乎比『Sliding-X』更能有效的分散受力。

第三,儘管有了這些相關的研究為基礎,特別是在美國,尤其是在攀登教學與教育這一塊,還是花了很多注意力與心力在教導如何架設能夠『均力』的確保站。我們鼓勵攀登社群從現有評估確保站架設原則 ,例如『SERENE』以及『ERNESTA』(這兩個評估方式都包念了『均力』以及其它過時的原則),轉移到我們提出的『STRADS』。

STRADS

綜合以上的討論,我們建議使用縮寫為『STRADS』 的原則來評估確保站架設。可以記成在『trad』(傳統攀登)前後各加一個『s』。STARDS中,各字母代表的意義為:S---強固(Solid),T---省時(Timely),R---備援(Redundant),A---角度(Angle),D---分力(Distribution),S---簡單(Simple)。我們花了不少心力試著讓這幾個評估原則在用縮寫來記時,也能依其重要性做先後順序的排列,也就是說,『強固』(solid)是第一優先的評估原則。這個評估原則的縮寫也把幾個傳統縮寫中的概念,像是『均力』(equalization)以及『無延展』(no-extension),轉換為更為貼切的用詞,以反應近期的實驗結果。讓我們進一步來看看這幾個轉換:

『分力』(D---Distribution)取代『均力』:

用『分力』這個詞,我們希望能強調合理分力的重要性,而不是用『均力』這個錯誤假設讓我們認為真的能夠架設出均力的確保站。這個觀念在前文已經有詳述。

至於『無延展』(NE---No Extension)?

在『EARNEST』以及『SERENE』這兩個傳統上使用的評估原則中,都可以找到NE這個原則,我們在STRADS中忽略NE的理由有兩個:

1. 把『分力』以及『延展』可能產生的瞬間衝擊力這兩個因子一起考慮的話,我們應該優先考量到的是如果確保站其中一個支點失效的話,延展產生的瞬間衝擊力會如何被分到還有效的支點中(當然,我們在一開始架設確保站時就應該要避免支點失效的問題!因為評估原則第一優先的就是要強固,Solid)。

2. 更重要的是,實驗資料顯示,所謂延展後產生的『瞬間衝擊力』,並非如我們原本想的這麼可怕。的確,因為支點失效造成的瞬間衝擊力(延展)會轉移到確保站中其它有效的支點上,這是『動態均力』確保站可能產生的缺點之一。但這種情況不太可能造成災難性的結果,特別是如果動力繩也是系統中的一環(例:以動力繩打雙套結連結到確保站上做自我確保)。然而,『瞬間衝擊力』這個我們過去這麼多年所擔心的現象,在大多數狀況中可能並非如此關鍵的角色。在 Evans 的測試報告中顯示,因一個支點失效而延展大約會增加 2kn 的衝擊力。這樣大小的『瞬間衝擊力』不應該會對確保站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成王敗寇 )。

3. 話雖如此,還是要特別注意到,在 Evans 的測試中並沒有把動力繩納入系統中。在其它的測試中則顯示如果有動力繩在系統中(3-4公尺),當一個支點失效並不會有額外的力(瞬間衝擊力)產生。根據這個結果,推論是由於動力繩的彈性吸收了產生的衝擊力。讀者請持續關注,之後會再把這個測試結果整理成另一篇文章以及影片。

總而言之,如果你架設的支點很強固而且把能以彈性吸收衝擊力的動力繩也包含在系統中,幾英吋的延展並不會有災難性的結果。

最後(第四),我們認為攀登實務應該儘可能以實證為基礎。不像其它的高風險產業,攀登社群並沒有充足的資金可以去驗證岩友提出的所有假說 ,因此有時很難有大量實證來做為攀登實務的參考。然而,目前有愈來愈多的實測資料可以取得。我們鼓勵攀登社群對過去所學到的或實際操作的實務方式提出問題,並去尋找科學實證,以做為實務操作的基礎。無論我們從事攀登,嚮導或是指導教學,都應該以現有研究為基礎,來破除或是確認我們實務上的假設,教法或是猜想。隨著科技與研究的進展與演進,我們在攀登實務操作上也應該跟上腳步。

參考:

Beverly Mountain Guides:

http://beverlymountainguides.com/wp-content/uploads/2016/02/Multi_point-pre_equalized-anchors.pdf P.4, See graphs

AAC link to Anchors post:

https://americanalpineclub.org/news/2017/7/31/anchors

Thomas Evans article:

https://app.box.com/s/grcnlw1myjzzmta1q5gem7m5duguppr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